編者按:對投資者危害最大的,莫過于“非法”風險——非法平臺詐騙、配資交易爆倉……充分了解此類風險,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,小編從各個權威渠道搜集了多個風險警示案例,即日起推出“讀故事 知風險”系列文章,以案例說風險,供各位參考借鑒。
往期,我們介紹過一個案例【投教小喇叭】讀故事,知風險——美女加你微信要聊聊期貨,加?不加!,是安徽滁州此前曾破獲的一起特大現貨詐騙案。
該團伙詐騙的主要方式,除了利用“美女”誘騙投資者之外,就是利用所謂“分析師”通過虛假交易制造較真實的盤面交易,以投資專家、博士等指導老師名義,給客戶下操作指令,每周進行一二次交易,在最初一段時間里提供正確的行情,通過先“送金”讓客戶小賺一筆。客戶賺到幾百元或數千元之后,開始信任代理商,此時,代理商就會誘騙客戶加大投資,向客戶推送“PK行情”,使客戶進行反行情買賣,便于他們開始“殺金”。他們利用“做市賬戶”內虛擬資金的優勢,操控品種的交易走向,明明是大幅殺跌,給客戶的指令卻是買漲操作,導致客戶爆倉(強制平倉),致使客戶產生巨額虧損,從而騙得客戶投資資金。
這個案件抓獲犯罪嫌疑人32人,刑事拘留11人,取保候審21人,涉案區域覆蓋北京、上海、江蘇、安徽等20余個省市,涉案金額5000余萬元,近400名受害者深受其害,但是沒有人識破其伎倆。
無獨有偶,還有一個利用虛假非法軟件詐騙的案例——2015年,重慶晨優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未取得國家許可及相關資質,沒有農產品現貨,也沒有倉庫的情況下,利用購買的電子交易軟件私自搭建晨優電子現貨交易平臺,并在該平臺開設花椒、辣椒、檸檬等12項虛假的農副產品現貨交易,通過注入大額虛擬資金,控制交易行情,強行平倉等手段騙取被害人錢財,控制價格走勢,任意修改交易數據,通過駕馭虛擬盤來達到賺錢目的。
案例評析